圣博研学 | 秋的童画-掐丝珐琅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 2020-8-17 16:01:36 点击次数:
分享到:
当一阵凉风从窗台轻轻吹来,当一片落叶从林间悄然飘下,秋,正以它的方式,慢慢来临。
为迎接秋天的节气—立秋,圣旨博物馆携手承德轩教育机构举办秋的童画-掐丝珐琅研学活动。
掐丝珐琅又名为“景泰蓝”,是一种在金、铜等胎体上,用柔软细薄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由于掐丝珐琅这种艺术品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又因为它的表面常以蓝色釉料为主,所以称之为“景泰蓝”。景泰蓝是中国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圣旨博物馆宣教部张晓晨老师向孩子们讲述了掐丝珐琅的悠久历史文化,让孩子们近距离欣赏了馆藏文物:清末 景泰蓝帽筒和清代 鼻烟壶,孩子们从中发现了掐丝珐琅工艺的精妙之美。
当老师问起同学们秋天都有什么特点时,“天变冷了!”“树叶会变色!”每一个回答都代表着同学们对“秋”的认知。
入秋后,绿叶镀上秋的明媚与慵懒,变成金黄色、红色。所以此次孩子们要制作的掐丝树叶的颜色以黄色、红色为主。
将枫叶图片铺在复写纸上,用铅笔沿着脉络细细描画。孩子们都静下心来,发挥动手能力,专心地制作着。
掐丝是制作景泰蓝中的步骤。同学们运用掐丝技艺,用镊子将扁立的铜丝立在描出的叶边上并粘牢。
每个人都选择自己心仪的颜色搭配,将彩沙镶嵌填充在图案中
将一幅幅制作品涂上胶,进行封层固定。每个人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秋”。
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孩子们亲自体验掐丝珐琅的制作过程,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魅力,也对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节气有了认识,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传统手工艺两者融入到每一幅掐丝珐琅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