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琨先生与徐州圣旨博物馆:建筑与历史的交融
建构记忆回溯
中国建筑师刘家琨 x 圣博
2025年3月4日,刘家琨先生荣获2025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第54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也是继王澍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建筑师。2000年,坐落于徐州龟山景区内的「圣旨博物馆」正式开放,它是千禧年新时代与历史文化的交织集合点。2012年经过中国著名建筑师刘家琨操刀设计重建后,圣旨博物馆以崭新面貌重新归来,与所在之地——徐州融为一体,留下了更为深刻的联结。
建筑、道路、水景... 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已然一派独特风情。
一起走进这座
由刘家琨倾心设计的文化殿堂
聆听我们与他的故事
感受那些珍贵文物背后的历史回响
Chapter 1 外部设计
| 刘家琨的设计理念: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
在徐州圣旨博物馆的设计中,他巧妙地将徐州的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语言相结合,打造了一座既庄重又灵动的文化空间。博物馆的外观以沉稳的灰色为主调,象征着历史的厚重感,而建筑线条则简洁流畅,体现了现代设计的精髓。刘家琨认为,“建筑应该揭示一些东西,它应该概括、凝练和展示地方的内在品质。”
他将这一理念融入博物馆的每一处细节,让建筑本身成为了一件讲述历史的艺术品。
刘家琨将乌托邦与日常生活、历史与现代、集体主义与个体价值等看似对立的事物编织在一起,设计出支持和彰显生活态度的建筑。
他秉承建筑环境的超越性力量,通过文化、历史、情感和社会等多维度的协调,以建筑凝聚社区,从而激发人文关怀及升华人类精神。
用心之处,皆于细节里呈现。
春夏秋冬四季
记录圣博二十五载
不关乎什么时节前来
都有好风景
Chapter 2 藏品展示
| 历史、材料、自然,三者共生 |
在博物馆的内部设计中,刘家琨特别注重空间与文物的互动。他通过光影的变化、材料的质感以及空间的层次感,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参观体验。
在圣旨展示区,采用柔和的灯光和简约展柜设计,让每一道圣旨都能在静谧的氛围中展现其独特的历史价值。
「 馆内藏品 」“历史的见证者”
徐州圣旨博物馆馆藏丰富,展出各类藏品2000 余件(套),馆内陈列基本分为三大主题。《奉天承运》收藏存世圣旨,文辞训雅,字字珠玑。这些圣旨藏品所记载的内容形成了资料翔实、脉络清晰的圣旨发展史。
| 清道光、咸丰年颁发给奎定、玉刚的“世袭罔替”手绘龙边诰命圣旨
年代:清代
尺寸:长335cm 宽33cm
| 天启六年颁发给李从心之曾祖父母的诰命圣
旨年代:明代
尺寸:长465cm 宽31cm
《蟾宫折桂》收藏科举资料,种类齐全,史料翔实。陈列了科举考试较为详细的资料,展示殿试卷、朱卷、试题,以及书法绘画百余件,其中不乏状元、榜眼等文人作品。
| 明代 魁星点斗鎏金铜像
| 明代 “五子登科”铜镜
《其藏也周》收藏各类珍品,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社会的重要资料,弥足珍贵,蔚然大观。
| 汉代 饮酒俑
刘家琨在设计展示空间时,确保参观者能够清晰地欣赏到每一处细节,让参观者能够自由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中。
Chapter 3 匠心独运
| 我们与刘家琨先生的故事 |
在设计过程中,他多次亲临现场,与我们的团队深入交流,了解徐州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博物馆的定位。他说:“建筑是为人服务的,而博物馆则是为历史服务的。”
摄于2009年 |
摄于2011年 |
在设计博物馆的公共空间时,刘家琨特别注重观众的体验。他设计了宽敞的休息区和互动展示区,让参观者能够在欣赏文物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刘家琨的设计不仅让徐州圣旨博物馆成为了一座展示文物的场所,更让它成为了一个讲述历史、传承文化的空间。他的设计理念与我们的使命不谋而合:让历史走进生活,让文化滋养心灵。
剖面关系图与总平面图
概念图
结构图
摄于2011年 |
摄于2012年 |
写在最后:二十五载光阴流转,圣博在日新月异的发展里愈发绽放出了绿色的奇迹。与时代共进的全国巡回展览、不断延伸更新的教育研学活动,让这里成为我们共享文化生活的美好图景。
圣博于这天地之间,串起历史长河节点栖居的廊桥。
「 圣旨博物馆参观信息 」
徐州圣旨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坐落在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龟山景区,是一座集展示、教育、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非国有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徐州圣旨博物馆每日开放,欢迎各位历史爱好者、文化探索者前来参观,一同感受刘家琨的设计魅力,领略古代圣旨的历史风采。
“在这里游览、静坐、品茗,也给心灵充充电”
/
蓝调时刻的天光灿灿
忽然抬头 是每日播放的不循环画面